商丘中國殯葬事業從傳統走向創新

2021-02-27    

土葬,一個曾經承載過中華民族數千年習俗的詞匯,一個具有農耕文化特色的字眼,在公元1956年終于走到了歷史的轉折點。


    這年4月27日,151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及各界知名人士,在實行火化、不留遺體、不建墳墓的倡議書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由此拉開了我國大規?!耙曰鹪釣橹饕獌热荨钡臍浽岣母锏男蚰?。


一場從田間地頭開始的革命


    新中國成立后,伴隨著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造,殯葬改革亦在其中。各地民政部門首先接管了近代中國遺留下來的公墓,接收并改造了杠業(舊社會稱殯葬服務行業為杠業)、杠房(指專為喪家承辦喪事的店鋪),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應設立了一些殯葬機構,如殯儀館、殯儀服務公司、火葬場等,吸收舊杠業人員為職工,取締一些杠房,設立了當地殯葬服務網點。


    1956年,全國掀起了農業合作化運動高潮,內務部(民政部的前身)提出“墓葬改革”的口號,其主要內容是:平移墳墓,規劃并建立共用墓地,有計劃地建立火葬場。各地農村結合農田基本建設,平掉了大量的墳墓,擴大了耕地面積。1965年7月,內務部又頒布了《關于殯葬改革工作的意見》,分4個部分闡述了大力推行火葬,改革土葬,改革舊的殯葬習俗,以及把殯葬事業統一管理起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981年12月,民政部召開次“全國殯葬工作會議”,總結回顧過去30年殯葬改革的經驗、教訓。1982年2月,國務院批轉了民政部《關于進一步加強殯葬改革工作的報告》,肯定了建國以來我國殯葬改革取得的成績,指出當時存在的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描繪了我國殯葬事業逐步走向法制化、規范化的發展軌跡。


殯葬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法制化軌道


    1985年國務院頒布的《殯葬管理暫行規定》是新中國成立后個殯葬管理法規。該規定確立了積極地、有步驟地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破除封建迷信的喪葬習俗,提倡節儉、文明辦喪事的殯葬管理工作方針,并在全國范圍內劃定了火葬區和土葬改革區,使殯葬改革真正進入了有法可依的時期。1997年國務院頒布施行《殯葬管理條例》,隨后從中央到省、市、縣政府,都設置了負責殯葬管理的專門機構。各地陸續出臺了有關殯葬管理的地方性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內容涉及殯葬管理、殯葬服務和殯葬設施建設等諸多方面,基本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配套的殯葬管理法規體系。


    自2004年開始,民政部配合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修訂《殯葬管理條例》,2007年5月,通過互聯網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目前,《殯葬管理條例》正在進一步修改完善。


從保護土地到綠色環保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耕地面積和森林資源相對較少的,人均耕地不到1.5畝,森林覆蓋率不足11%,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诒Wo耕地和環境的考慮,我國殯葬改革始終是圍繞保護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進行的。


    據統計,全國的火化率保持在50%左右,東部一些地區、大中城市以及部分農村地區的火化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在興建塔陵、骨灰寄存設施,開展草葬、花葬、樹葬、水葬等葬式的基礎上,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以人文景觀為目標,以園林化、藝術化和主體化為形式,在城市建立經營性公墓,在農村建立公益性公墓,一大批環境園林化、藝術化、綠化美化的公墓在全國各地出現。同時,在土葬改革區逐步推行的遺體安葬公墓化,也為治理亂埋亂葬問題樹立了典范。


    隨著現代殯葬觀念漸入人心,北京、天津、上海、遼寧、河北、江蘇、廣東等省、市,每年舉行的多次骨灰撒海、骨灰植樹活動,以及近年來各地探索出的骨灰堂、樓、廊、塔、墻、亭等骨灰存放設施,日益為越來越多的群眾所認可和接受。一些現代時尚的祭奠方式,如居家祭奠、網上祭奠、代理祭奠、社區公祭、電視公祭、集體公祭等得到推廣,“時空郵局”、“孝心漂流”等新穎獨特的做法成為媒體關注的亮點,“家庭追思會”、“網上祭奠”等文明的祭奠方式逐漸受到群眾青睞。


服務方式和技術手段實現歷史性跨越


    作為殯葬事業的重要依托和載體,我國殯葬服務也實現了由單一服務向多層次服務,由經營向多元主體參與,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2009年12月18日,民政部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推行惠民殯葬政策。對生前生活特別困難的人員,由政府免除遺體接運、存放、火化和骨灰寄存等基本殯葬服務費用。按照?;?、廣覆蓋、可持續的原則,有條件的地區,可從重點救助對象起步,逐步擴展到向轄區所有居民提供免費基本殯葬服務,實行政府埋單。


    從仿制到自主開發,我國一些殯葬設備產品的生產技術得到快速提高?;鸹瘷C產品技術已接近國外先進技術水平,部分達到甚至超過國際水平;殯儀車、遺體冷凍柜、遺體罩、告別臺、空氣凈化器、冷藏棺、消毒加濕器、骨灰盒等多種多樣,已形成高、中、低檔門類齊全具有民族特色系列化殯葬設備產品,許多產品出口國外。


殯葬從業人員的社會地位穩步提高


    半個多世紀以來,新中國的殯葬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一個圍繞遺體處理和祭奠等相關服務的特殊行業基本形成。


    現在,我國殯葬行業從業人員達7.1萬人,并呈現出學歷高、專業性強等特點,殯葬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不斷增強,社會地位也在逐步提高。2005年殯葬行業職業技能鑒定工作開始啟動,2007年我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制度正式建立并開始進入殯葬行業。殯葬職工中涌現出一大批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據統計,全國有三分之一的殯葬事業單位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許多殯儀館成為省級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每屆民政部更高榮譽獎——“孺子?!豹劦墨@得者中都有殯葬戰線的職工,成為激勵千千萬萬民政工作者不斷前行的楷模。


上一篇: 商丘殯葬禮儀:文明祭祀方式


下一篇: 沒有了

本文標簽:
  • 聯系方式:0370-6969444
  • 宋先生:13903705825
  • 胡先生:13703972106
  • 公司地址: 商丘市平原路與黃河路交叉口殯儀館院內

  • 掃一掃關注我們

    版權所有:商丘市福壽恩殯儀服務有限公司    豫ICP備2020034176號-1    技術支持:獵狐網絡
    黄网站在线观看 免费